上月,印度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坠毁,导致近300人遇难。随着调查展开,更多细节浮出水面。目前,调查焦点在于燃油供应开关为何关闭,有人为、机械故障等可能。
“为何切断飞机供油?”
6月12日,一架从印度飞往英国的印度航空公司波音787-8型客机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
据印度媒体报道,坠机事故共造成274人遇难,其中包括33名地面人员,被视为十年来全球最严重的空难。
7月12日,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发布初步报告说,飞机坠毁前,控制两台发动机燃油流量的开关在一秒内先后从“运行”切换到“切断”位置。
根据驾驶舱录音,一名飞行员问:“为什么要切断飞机供油?”
另一名飞行员回答:“我没有”。
这份报告没有明确两名飞行员的主副身份。
报告还显示,客机坠毁时,两个开关都移回至“运行”位置,其中一台发动机有恢复运行迹象,但为时已晚。有专家表示,当时飞行高度太低,速度太慢,因而无力回天。
随着飞机开始失去推动力,在到达大约200米高空后,飞机开始下坠。客机坠地前,一名飞行员发出求救信号。
此次空难调查由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牵头。一名听取了美方初步评估的消息人士也透露了类似信息。
这名消息人士说,当时副驾驶正在操控起飞,他问机长为何要移动开关,导致燃油供应切断,并要求机长恢复燃油供应。
另据美国媒体报道,副驾驶当时“表现出惊讶并陷入恐慌”,而机长则“显得异常冷静”。美国官员认为,刑事调查人员也应该参与调查。
燃油开关设计严谨
业内人士指出,波音787-8型客机的燃油开关设计严谨。一来,两侧配有防碰撞“护栏”;二来,需要拔出开关才能切换“运行”或“切断”模式,这里有两个步骤。而且,当时控制两台发动机燃油流量的开关在一秒内先后从“运行”切换到“切断”位置。这意味着误操作的可能性较低。
图片来自社交媒体。
目前,机长苏米特·萨巴瓦尔成为舆论关注焦点。56岁的萨巴瓦尔生前累计飞行时长超过15000小时,其中8596小时执飞波音787。
同事称,萨巴瓦尔生前不太合群,但说话温和,为人简朴,总是面带微笑。他的父亲曾是印度航空监管官员。
另据报道,萨巴瓦尔曾在机场与家人通话,承诺抵达英国伦敦后会再次联系。
副驾驶克莱夫·昆德尔32岁,具备空客A320和波音787的副驾驶资质,累计飞行时长3403小时,其中有1128小时担任波音787副驾驶。
昆德尔生前与年迈的父母和姐姐住在孟买,印度航空公司悼念他是一位“充满希望的年轻飞行员”,“对飞行有着低调的奉献和热爱”。
初步调查报告说,两名飞行员在起飞前充分休息,接受了酒精含量呼气测试,结论显示适合执行本次任务。
七年前的提醒
那么,会不会是燃油供应开关本身有问题?
初步调查报告没有对波音或发动机制造商通用电气提出安全建议。
投用15年来,波音787-8型客机也未发生过重大事故。
但初步调查报告提到,早在2018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就曾公开建议波音787等机型运营商检查燃油开关的锁定功能,以防开关位置意外变动。
据悉,由于不是强制要求,印度航空并未进行检查。但维护记录显示,包括燃油开关在内,失事飞机的油门组件分别于2019年和2023年进行过更换。
初步调查结论公布后,印度航空公司已对其他波音客机的锁定功能进行了检查,表示没有发现问题。
印度航空首席执行官坎贝尔·威尔逊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说,初步调查没有发现机械或维护故障,所有必要的维护都已进行。
另据媒体近日披露,美国航空监管机构否认这架客机的发动机燃油流量控制开关存在问题。波音公司也不建议航司就燃油开关采取行动。
同时,多国航空公司纷纷对旗下多个型号的波音客机燃油开关加强检测。
总体而言,调查仍在进行中,尚未得出明确结论。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17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一些国际媒体“一再试图通过有选择性和未经证实的报道得出结论”。
印度航空部长、印度航空公司、印度飞行员联合会等方面也呼吁人们不要“妄下结论”。
同时,初步调查结论无法安慰遇难者家属,他们期待真相早日水落石出。从以往情况看,最终调查结论将在空难发生后一年左右发布。
真相迟迟未能揭晓,此次空难还引发关于在飞机驾驶舱内安装监控摄像头的讨论。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致富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